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科儀音樂是道教法事儀式中運用的音樂,也是民族傳統音樂的組成部份。它不僅承載著宗教儀式的功能,還蘊含著深厚的哲學思想和藝術價值。這種音樂形式通過獨特的旋律和節奏,為道教信仰者提供了一種精神上的寄託和情感的共鳴。
科儀音樂的歷史背景
道教科儀音樂是道教法事儀式中使用的音樂形式,涵蓋獨唱、散板式吟唱、鼓樂、吹打及合奏等多種表現方式,與法事儀式、唱頌和舞步相互配合,共同營造宗教氛圍。這種音樂始於南北朝時期,隨著時間的推移,宋元時期道教發展出正一和全真兩大派系。正一派的科儀音樂活潑輕盈,富有地方特色和民俗色彩,而全真派則顯得幽深典雅、含蓄深沉。
在澳門,現存的道教及其科儀音樂主要源於清末民初廣東正一派火居道的影響。20世紀初,廣東全真派的道教科儀音樂也傳入澳門,促成了當地道教音樂兼容正一與全真兩派的局面。1940至1960年代,隨著澳門漁業的繁榮,漁民在婚喪嫁娶、新船下水及祭神等活動中經常邀請火居道士進行道場,這一時期道教科儀活動非常頻繁,正一派的火居道院數量達到28所,火居道士約有40至50人。然而,進入1960年代後,隨著城市經濟轉型,傳統宗教儀式逐漸簡化,殯儀業的“一條龍”服務使得道教法事和科儀音樂的興旺不再。
音樂的結構與形式
道教科儀音樂通常由樂器演奏、歌唱和吟誦三部分組成。常見的樂器包括古箏、笛子、鼓和鐘等,這些樂器的音色各異,能夠創造出不同的氛圍。音樂的旋律多為簡單而富有韻律感,具有強烈的宗教儀式感。
音樂的傳承與融合
澳門道教科儀音樂融合了中國古代宮廷音樂、文人音樂及民族民間音樂的精華,成為中國民族傳統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自清末以來,這種音樂形式由廣東傳入澳門,得以在未受外界干擾的情況下經歷興盛期,並經過多代的傳承。
二十世紀初,不少正一派火居道士從廣東移居澳門,1923年及1933年,廣州三元宮和羅浮山沖虛觀兩次應澳門鏡湖醫院之邀,蒞澳設壇啟建風災及遷義莊萬緣法會,因此,廣東全真派的道教科儀音樂也由此機緣引進澳門。促成澳門道教科儀音樂兼融兩派的局面,現經二百多年流傳發展,這種正一與全真音樂共融的現象在各地道門中頗為罕見,亦成為富有澳門本土特色的宗教音樂。澳門目前保留昔日嶺南正一派及全真派科儀音樂大大小小道曲合計近500首,其曲目數量之多為各地道教音樂中所罕見。(資料來源:culturalheritage.mo)
部分道士更是超越派別的界限,將正一派的元素與全真派相融合,使其在雅俗共存的情況下,呈現出豐富多彩的特色,最終自成一格,成為當地獨具特色的宗教音樂。目前,澳門是保留嶺南正一派及全真派道場科儀音樂最為完整和妥善的地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