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延伸閱讀 | 「中樂」與「中樂團」


中樂

也稱為中國音樂的傳統音樂風格。它融合了古老的中國音樂元素、傳統樂器和獨特的演奏方式。弦樂、管樂、打擊樂和其他傳統中國樂器(如二胡、琵琶、古箏、笛子等)通常在中樂表演中演奏。 中樂是中國悠久的音樂傳統,在中國文化中非常重要。它的獨特音色和豐富的表達方式使它在全球範圍內享有盛譽。它也經常成為人們了解中國文化和藝術的主要途徑。


中國的音樂歷史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已知最早的樂器是新石器時代的骨笛。周代音樂依材質分為金、石、絲、竹、麻、土、革、木八類。這時期的許多樂器,如古琴、古箏、笙和扁琴,都在帝王陵墓中被發現,被認為是已知最早的中國樂器之一。現存最古老的樂譜可以追溯到晉代,例如那個時代的古琴曲劇曲(骨笛曲)。從魏晉到南北朝,中國音樂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琵琶、二胡、揚琴等樂器起源於其他民族,慢慢漢化變成中樂的其中一種樂器。





中國樂器分類法

中國樂器分為四大類,分別是彈撥樂器、吹管樂器、拉弦樂器、打擊樂器。


常見彈撥樂器

  • 古箏: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最早流行於春秋國時代在秦地(今陝西)。古箏由梧鑿製成長方形的音箱。弦距均等,弦下有撐弦柱(也稱為雁柱),每弦一柱,可以左右移動來調節音高。現代改製成二十一弦或二十五弦,安裝在機械調音裝置上,可以轉十二調;二變由左手按柱的左側弦段取得。傳統演奏法用右手大、食、中三指或大、食兩指彈弦,有肉甲撥弦和義甲彈弦之分。用左手食指或中指,無名指捺弦以取得按、顫、揉、推的變化音。

  • 古琴:在古代,古琴被稱為琴或瑤琴。在現代,它被稱為古琴或七弦琴。它的造型美妙 ,是中國古代文人雅士崇拜的樂器之一。琴面外側有十三個圓形徽,用來指示按音和泛音位置。將琴放在桌上,右手撥琴弦,左手按弦取音。古琴有四八度零兩音。有七個散音、九十一個泛音和一百四十七個技音。

  • 琵琶:琵和琶原本是兩種演奏技巧的名稱。琵用右手向前彈,琶用右手向後彈。從秦、漢和唐,琵琶二字一直是彈撥樂器的總稱。至宋末,琵琶專為以梨形音箱命名的曲頸琵琶。結構較為複雜,音域寬廣,音色反應靈敏,高音區堅實清脆,最高音區緊張,尖銳;中音區柔和,明亮;低音區低沉,有彈性。琴的背部凸起,形成共鳴箱,四根弦。琵琶演奏的曲調通常分為文曲和武曲兩種。右手有三十多種指法,包括彈、挑、輪等,左手有十多種指法,包括吟和推。

  • 柳琴:又稱柳葉琴、金剛腿、土琵琶,是一種小型琵琶的伴奏樂器,原為山東柳琴戲、安徽泗洲戲、浙江紹興亂彈等戲種的重要伴奏樂器。它由兩根或三根琴弦組成,後改為四弦。它的音域寬廣、半音齊全、色調優美,被用作獨奏和國樂團中彈撥組的高音聲部。

  • 三弦:名稱起源於秦代的「弦」,最早出現在明代文獻中。三弦在民間說唱音樂中,如北方的「大鼓書」(也稱為說書)、南方的「清音」和「道情」等,都被用作主要伴奏樂器,以增強樂隊合奏的節奏,也非常適合獨奏。

  • 阮:漢武開始使用彈撥樂器。圓形音箱有直桿和四根弦,有十二個柱位,每根柱位橫穿在不同高低的四根弦之間。為四弦共用,這表示中國從漢代開始使用平均律。新中國成立後,阮有四種形制:小阮,中阮,大阮和低阮。品味有二十四種,音色較柔和,音域較寬。

  • 揚琴:又名洋琴,它最初被認為是波斯(今伊朗),阿拉伯地區的古擊弦樂器。大約在明、清時期傳入我國。廣泛用於民歌、戲曲、曲藝伴奏和器樂合奏和獨奏。琴身兩側有弦軸,弦釘及張鋼絲弦。用雙手持琴竹(也稱為琴箭)敲擊琴弦,可以調整音高和旋轉弦軸。演奏有單打、雙打、輪打、琶音、襯音和頓音。 五十年代後進行的改革,可調節琴弦的長度,使琴弦升高或降低半音,以便轉調。低音區發音渾厚飽滿,中音區純淨悠揚,高音區清脆嘹亮,保留了揚琴的傳統演奏技巧,並增加了撥弦,滑音,揉音等新技。

  • 月琴:月琴是阮的變形,在民間流行,用於唱歌、戲曲伴奏和器樂合奏。月琴的音箱通常是木製的,由四條弦組成,每組弦產生相同的聲音。通常是五度定弦,音色明亮。

  • 箜篌:分臥式和豎式兩種。臥箜篌平放橫彈似朝鮮玄琴,又稱箜篌玄琴,是公元前111年產生於漢代的樂器。豎頭箜篌,又名胡箜篌,約在漢靈帝時由西域傳入,經過隋唐至明時期數代的的發展和改進。唐代以後的箜篌專指豎箜篌。琴弦一般系在敞開的框架上,用手指撥彈。明清之後,逐漸失傳。1980年新型改良箜篌——現代箜篌,結合西方的豎琴、古箏、琵琶、古琴等樂器所形成的新式箜篌。主要特徵為雙排琴弦,琴弦間為形似琵琶的梨形共鳴箱,帶有古箏和中國部分傳統民族樂器特有的琴碼,外形和大小與豎琴相似,指法結合豎琴指法、古琴指法、古箏指法和琵琶指法等,因而可以做到揉、壓、顫音、滑音、泛音、搖指等。


常見吹管樂器


  • 曲笛:曲笛是用紫竹、鳳眼竹、湘妃竹、黃枯木、長荃竹和梅鹿竹製作的,長約 55 厘米左右,內膛去節中空,有六個按音孔和一個前出音孔。前出音孔可調音,後出音孔可增大音量。笛塞位於吹孔上端的管身內膛上,稱為海底或笛腦,可以阻住氣流向上,使口風向下流動集中發音。曲笛擅長演奏優美抒情的旋律,常在樂隊合奏中擔任領奏。

  • 簫:大約 4500 年前,有各叫伶倫的樂官發明了一種叫做「律管」的竹管,其一端以節封閉,另一端直吹以產生聲音。在周代,人們透過打開管子來發出不同的聲響,因此出現了三孔的「簫」和四孔的「簫」。在漢代,京房增加了一孔,形成五孔,而唐朝傳到日本時被稱為尺八。直到魏朝,它又開了一個更大的孔。 簫是一種直吹管樂器,其吹口呈V字形,吹奏方式與笛子相似。它的音孔有六、前五、後一,音色低沉。

  • 梆笛:因伴奏梆子曲而得名。管身短而細長,約40公分,擅長演奏熱烈歡快的樂曲,能活靈活現地演奏單吐、雙吐、三吐、打花舌、飛指、垛音、頓音、喉音和指顫音技巧。它主要在河北吹歌、秦腔、河北梆子、蒲劇和評劇中伴奏或獨奏。

  • 嗩吶:也稱為喇叭或海笛,由桿、哨、氣牌、侵子和碗組成。品種較多,依杆的長短分為海笛、小嗩吶、中嗩吶、大嗩吶和柏木杆五種。嗩吶常作為領奏或與鑼鼓結合演奏,宜於表現熱烈,歡騰的氣氛。它的演奏技巧包括單吐、雙吐、三吐、彈音、花舌、簫音、滑音、顫音、疊音和墊音等,還可以模仿禽鳥的叫聲。

  • 笙:古龜茲樂器最初是新疆庫車一帶流行的管子由管子和侵子組成。小管哨由蘆葦製成,一端用細銅絲紮住,另一端烙扁,直接插入管身上端,發音較高。大管哨由蘆竹製成插入侵子裏,侵子是銅製,錐形插入管身上端。管子可以演奏各種不同的音型,例如顫音、滑音、墊音、溜音、吐音、花舌音、打音、跨五音、涮音和齒音等。使用人的口形變化可以模仿人聲、蕭聲和動物的叫聲。使用循還換氣法可以不間歇地演奏長時值音型。


常見拉弦樂器


  • 二胡:是中國古典音樂中的重要樂器。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宋時期的奚琴、嵇琴、胡琴演變而來。通常由紅木、紫檀木、花梨木製成,呈六角形,長13公分。它的音域約兩個八度,音色剛柔多變,有精巧靈活的性能。它可以演奏柔和的流暢曲調,也可以演奏跳躍有力的律旋。使用各種技巧,如長弓、短弓、顫弓、連弓、分弓、頓弓、跳弓、提弓、碎弓和擊弓。指法有按音、揉音、打音、滑音、顫音、撥弦、泛音和輪指。在中國古典音樂和民歌中,二胡都是非常重要的樂器。

  • 高胡: 廣東音樂家呂文成(1898-1981)在二胡的基礎上改進了高音二胡。改弦為鋼絲弦,用兩膝夾持琴筒演奏。 琴形與二基本相同,長八十公分,頭多雕龍頭或呈彎月形。琴筒較小,多為圓形,長13公分。蒙蟒皮、後敞口、無音窗。用紅木或加黃的揚木片拼黏,然後旋製。還有擴音琴筒。擅長演奏抒情、活潑、華麗的曲調。是演奏潮州音樂和伴奏粵,刻潮刻的主要樂器。在民樂隊中屬高音拉弦樂器,尤宜演奏裝飾性的華彩樂段。

  • 中胡:中音二胡的簡稱。二胡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重新設計,其結構與二胡相似,長86厘米,琴桿長15厘米,前後外徑10.5厘米,琴筒長15厘米,多雕龍頭或呈彎月形。琴弦有絲弦,定弦比二胡低四或五度,音域達兩個八度或以上。它被用於江南絲竹、廣東音樂等器樂和樂隊合奏或越劇伴奏,也用於獨奏。在民族樂隊中屬中音樂器,使樂隊音響豐富、渾厚。

  • 京胡:是由於乾隆末年京戲的演出需求,從胡琴的基礎上改製而成。音量非常大,通常在京劇伴奏樂團中使用兩把京胡,可以說是京劇伴奏音樂的靈魂。京胡的琴筒由竹筒製成,琴皮用青蛇皮製成,而不是蟒蛇皮,青蛇皮比蟒蛇皮薄,聲音清脆、響亮,既尖又高。但是,京胡主要用於京劇伴奏,不適合其他場景獨奏,也因為其獨特音色,不適合現代民族樂團。

  • 椰胡:又名冇胡,流行於廣東地區。音色柔和純厚。用於新型民族樂隊,是演奏硬弓組合之廣東音樂和多種廣東戲曲、曲藝伴奏(如南音)。為中音樂器。琴筒用半個椰殼製,前口蒙桐木板,背面開小孔或紋飾為音窗。用小貝殼作馬。全長約 60 公分。兩軸張絲弦兩根,五度定弦,用馬尾弓拉奏。

  • 板胡:也稱為梆胡、秦胡、大弦等,是一種在胡琴的基礎上製作的樂器。它大約在明末清初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三百年的歷史。板胡的形制與二胡相似,但琴筒由薄木板製成,因此得名板胡。板胡的音色明亮、高亢,適合強烈奔放的曲調。板胡在全國各地都很好地演奏各種風格,具有濃鬱的地方色彩。除了適合獨奏和樂器合奏外,也是多種地方戲種的重要伴奏樂器,例如河北梆子、平劇、呂劇、豫劇、晉劇、秦腔等。

  • 革胡:是一種現代拉弦樂器。上海音樂學院的代代楊雨森(1926-1980)於 20 世紀初在二胡的基礎上吸收了其他拉弦樂器的特徵。皮琴筒圓形,由蒙蟒、馬皮和羊皮製成,後口置音窗皮面、四軸、四弦。大提琴弓法在弦上拉奏,可撥弦彈奏,吸收了二胡、中胡、墜胡,馬頭琴的演奏技巧并有所發展,在民族樂隊中可代替二胡和中胡。

  • 低音革胡:低音革胡很像革胡,但更巨型,聲音低沉渾厚,弓法亦如西洋樂器中的低音大提琴,其主要功能是用作加強樂團的低音聲部。


常見打擊樂器


  • 大鼓:也稱為大堂鼓,是一個較大型的鼓,通常直徑在一尺半以上。它由兩塊相等面積的木製圓桶上下端蒙起來,通常在四腳的木架上演奏。當敲擊鼓面時,兩根木槌會發出低沉而厚實的聲音。

  • 小鼓:又名小堂鼓、戰鼓、高音鼓等,形制與大鼓相似,鼓面直徑約六、七寸,發音堅實而有彈性。

  • 板鼓:也稱為單皮鼓,在公元六、紀的唐代清樂中使用。它是由革和木製的,圓形,發音直徑只有五、六公分。鼓圈由厚實的木料製成,上面蒙以厚豬皮。敲擊鼓心時,鼓身懸於架上,發音非常響亮。板鼓也可以獨奏,在合奏和伴奏時常是指揮。

  • 排鼓:是將數個(一般為四個或更多)大小不同的定音鼓組合起來,一起進行演奏。最早出現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初。

  • 缸鼓:又稱花盆鼓,鼓框木製,兩面蒙皮,上大下小形似花盆。其基本演奏方式與大鼓相同,但音色比大鼓柔和,常用於器樂合奏與戲曲伴奏,偶爾也用獨奏。無固定音高,用一線記譜。

  • 大鑼:銅製,扁平圓柱體,有邊,邊孔較小,繫以繩。演奏時,左手提鑼,右手持木槌擊奏,在戲曲伴奏和器樂合奏中經常用到它。

  • 中鑼:比大鑼面積為小,平面又像京鑼那樣凸拱起來。

  • 小鑼:又名湯鑼,中心洪出的打擊面較小約七公分。京小鑼音色清脆而帶有詼諧的色彩。

  • 低音大鑼:京戲中使用的大鑼是低音大鑼。它也被分為蘇鑼和奉鑼。蘇鑼被稱為光鑼或低音鑼,因為它的發蘇音(深厚而悠長的低音)而名。

  • 雲鑼:有固定音高,民間稱為九音鑼。它懸掛在木框之間或放在桌上,右手用小槌敲打,其音位排列各不相同。上面的「高工鑼」不常用,因此被稱為「九音鑼」。大型雲鑼用大架立於台上。

  • 十面鑼:也稱為舟山鑼,古時來往舟山群島的船隻沒有氣笛,所以在起航或泊岸時都載有「碼頭鑼鼓」。十面鑼由十至十三面大小、音色和音高不同的鑼組成,懸掛在木架上,用槌子敲擊。 「十面」是「多」的意思,而不是實質數目。今天,十面鑼經常用於器樂合奏,尤其是鑼鼓曲,以增加樂曲的色彩。它既能強又能弱,力度對比很大。隨著節奏和音高的改變,它可以營造出充滿活力的氛圍。演奏者以右手持槌擊打鑼面,以左手控制其餘音。十面鑼的音高不固定,不同的十面鑼可以發出不同的音。

  • 編鐘:最古老的樂器之一,在古代的祭祀儀式中使用,以周朝為最盛。它由上下二段組成,共十六個鐘,外形圓圓,聲音響亮。十六個鐘的大小和音色各不相同,使樂隊顯得莊嚴肅穆。


  • 星子:碰鈴,也稱為星子,在戲曲和合奏中經常使用。它的清脆纖細、悠揚清越的音色既能敲擊節奏,也能為樂曲增加色彩,甚至能產生寧靜、夢幻等特殊效果。在演奏時,奏者手各持一邊,使它們互碰發聲。

  • 大鈸:又叫大鎈,邊緣微微向後翻起,演奏時足以驚心動魄,獨奏時卻有凋零虛空之感。民間鑼鼓隊中使用的大鈸則在五十公分左右,重達三公斤以上。

  • 中鈸:又叫鐃鈸、中鎈。發音響亮銳利。

  • 小鈸:又叫小鎈,發音清脆爽朗,與小鑼配合使用,可表現喜悅輕巧的情緒。

  • 梆子:最早用於伴奏各種梆子腔而得名,常用在強拍上,以增加戲劇氣氛。不同的品種包括河北梆子(也稱為梆子)、南梆子、墜梆子和秦梆子。河北梆子是兩根粗細不等的實心硬木棒,由紫檀或紅木製成。左手握短而粗的圓形棒,右手握長而細的圓形棒,發音高亢而堅實。墜梆子是豫劇伴奏的。

  • 木魚:木魚最初只用於伴奏佛教歌曲,後來逐漸用於民間樂曲或戲曲中,其大小和音高各不相同。木魚由桑木或樁木製成,用作打節拍的樂器,較小的木魚發音低,與響板一起使用時,小木魚可以打輕拍,響板可以打重拍。


中樂團

「中樂團」由傳統中國音樂樂器所組成,中樂是中國的藝術傳承、融合古代與現代元素。中樂團由多種樂器組成,分為幾個家族。每件樂器都為樂團帶來了其獨特的音色和風格,為中國音樂的豐富錦繡做出了貢獻。

中樂團使用的樂器家族包括吹管樂、彈撥樂、拉弦樂和打擊樂。這些樂器有笛子(吹管樂)、琵琶(彈撥樂)、二胡(拉弦樂)和排鼓(打擊樂)。這些樂器都有悠久的歷史,並對樂團的音樂是十分重要的。

中樂團的演奏需要熟練自種樂器特有的傳統技巧,包括從拉弦樂的弓法到彈撥弦和吹管奏的微妙區別。在演奏中,中樂團能巧妙地將傳統旋律與現代作品融合,跨足各種音樂風格。它不僅能演繹古典中國音樂作品和民間音樂,還能演奏從過去獲得霏感、同時又融入現代音樂觸覺的現代作品。指揮家帶領樂團透過動態表達心節奏的變化和旋律的。

*圖片來源:沂風國樂


中樂樂理


中國古代音樂經常被認為屬於五聲音階體系,五聲音階上的五個音稱爲五聲,即宮、商、角、徵、羽,大約相當於西方「do、re、mi、so、la」,並且與五行對應。但其實亦可以有變徵(fa)、變宮(ti),加起來就是七聲音階。粵曲與不少地方音樂用工尺譜,工尺譜的七個音是合(六)、士(五)、乙、上、尺、工、反,相當於西方「so、la、ti、do、re、mi、fa」,但乙音比西方的 ti 音略低,反音比 fa 音略高。而中國周代編鐘已經有十二律,即黃鐘、大呂、太簇、夾鐘、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十二個音,音與音的關係以三分損益法計算出來。後來明代數學家朱載堉著作律呂精義第一次提出新法密率,相當於西方的十二平均率。清代四庫全書亦收錄很多音樂相關文獻。


中國古代音樂在節奏上比較少規範,好多時只標記板眼,即重拍/輕拍,而拍子之間的音,容許樂手自行決定長短。樂手亦可以自行加上裝飾音,俗稱「加花」。由於每個樂手加的花不一樣,合奏效果學名叫做「支聲複調」,即同時間樂手加以不同裝飾音演繹同一個旋律。

*資料來源:wikipedia

13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