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人物介紹 | 德國劇作家Bertolt Brecht:革命戲劇的先驅

Bertolt Brecht(1898-1956),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劇作家之一,他的戲劇作品和理論深刻地改變了現代戲劇的面貌。Brecht以其獨特的觀點和創新的劇場形式,挑戰了傳統戲劇的界限,並為觀眾提供了全新的觀劇體驗。


早年生活與創作


Brecht出生於德國奧格斯堡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早年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曾在軍隊中服役,這段經歷對他後來的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戰後,他進入慕尼黑大學學習醫學,但很快轉向戲劇和文學。

1920年代,Brecht開始活躍於德國戲劇界,他的早期作品如《夜間的鼓手》(Trommeln in der Nacht / Drums in the Night)展現了他對社會和政治問題的關注。這段時期,他結識了作曲家庫爾特·魏爾(Kurt Weill),兩人合作創作了經典音樂劇《三便士歌劇》(Die Dreigroschenoper),該作品取得了巨大成功,標誌著Brecht的戲劇理念開始得到廣泛認可。


史詩劇場與疏離效果


Brecht最著名的貢獻是他提出的「史詩劇場」(epic theatre)理論。與傳統戲劇強調觀眾的情感投入和沈浸不同,Brecht認為戲劇應該讓觀眾保持理性和批判的態度。他提出的「疏離效果」(Verfremdungseffekt),即通過打破第四面牆、使用旁白和投影等手段,使觀眾意識到他們在觀看一場戲劇,從而避免情感過度投入。

Brecht的這些理論在他的多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體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高加索灰闌記》(Der kaukasische Kreidekreis)。這部作品講述了一個在戰亂年代發生的故事,通過一個婢女格魯沙(Grusha)在戰亂中救助和撫養一個被遺棄的嬰兒,最終在一個智慧的法官阿茲達克(Azdak)面前爭取撫養權的過程,揭示了人性與正義的主題。


《高加索灰闌記》:史詩劇場的典範


《高加索灰闌記》首次上演於1948年,是Brecht在二戰結束後創作的代表作品之一。該劇的結構和敘事手法充分體現了Brecht的史詩劇場理論。劇中的旁白角色和歌曲不斷打破故事的連續性,提醒觀眾這只是一場戲劇,從而引導他們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劇中的事件。

劇中的核心情節源自中國古代故事《灰闌計》。Brecht將這一故事移植到了高加索地區,並賦予其新的政治和社會意涵。格魯沙的形象象徵著人性的善良和堅韌,而阿茲達克的審判則揭示了法律與正義之間的矛盾。通過這些角色和情節,Brecht探討了戰爭、階級鬥爭和社會正義等重大主題。Brecht的戲劇創作深受他的政治觀點影響。作為一名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他的作品充滿了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1933年,隨著納粹黨的上台,Brecht被迫流亡海外,先後輾轉於丹麥、芬蘭和美國等地。在美國期間,他繼續創作併發表了多部重要作品,如《母親》(Die Mutter)和《伽利略傳》。




26 次查看0 則留言

Комментарии


bottom of page